本文由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余兆武团队发表于ES&T,研究的合作单位为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南京林业大学等。
本文探究了中国城市居民在极端高温期间的热响应模式、时空差异以及决定因素。基础研究数据来自新浪微博中国44个地级市的六百多万条具有地理标记的推文。通过二次回归模型分析城市居民幸福感和夏季高温之间的关系,并设计模型检验时空异质性,确定具体的影响因素。最后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最佳温度为22.8°C(昼夜均温),且在地理上表现出差异性,从北向南逐渐递减。
这项研究为未来关于极端天气事件、城市居民健康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了全新的见解。通过深入探索这些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并为减缓气候变化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此项成果为城市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和社区领导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以制定应对高温事件的战略和政策。同时,它也提醒人们意识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重大挑战,督促各个层面的行动来应对这一全球性问题。只有通过全球合作与努力,我们才能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改善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