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县大干镇武坊村村庄规划”获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奖

时间:2025-01-10浏览:17

一、规划背景

武坊村位于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地理环境独具特色,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然而,由于历史资源保护不足、产业发展引导缺失等原因,导致人口外流、土地抛荒、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化传承存危机。


       本规划旨在加强武坊村历史文化保护,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发展,将历史文化保护与村庄法定规划相结合。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背景下,探究“空心村”转变为“活力村”的实施路径,以期提供福建省山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规划范例。


二、主要内容

1、技术路线: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为切入点, 从保护与发展两个层面深入研究山地传统村落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并聚焦村庄发展需求,促进乡村振兴。结合存量建设用地改革和传统村落保护要求,探索一种实用且管控有力的村庄规划编制路线。

        2、现状精准评估:采用“规划师+村民+部门”多视角进行在地底数评判,建立“联席工作制度”;构建“全域村情数据库”为村庄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3、科学用途管制:落实上位规划刚性指标传导,科学划定、前瞻布局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空间。

        4、产业发展引导:建立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特色的农旅融合空间。



三、创新与特色

创新一:精细化分类管控,科学选址、合理控制村庄建设。

1、构建居民点发展潜力评价体系,研判未来发展趋势,指导自然村组、居民点合理布局。

在“双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研判区位交通、人口情况、产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程度,构建“多因素+单因素”共21项发展潜力因子评价体系。

2、科学评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项目选址。

针对村庄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考虑历史文化、生态保护和耕地保护等因素,并结合村民意愿和实际踏勘情况,依托村域“一张图”数据库进行项目选址评估,确保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实施可行性和落地效果。

创新二: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现形式,创新村民宅基地退出与保留机制。

创新三:注重空间使用主体及空间职能的转变,基于策划思维的产业基因赋能,促进乡村振兴。

        1、规划视角转变:村庄的核心公共使用主体由原住民转变为来自城市的新村民,注重游客需求。

2、按照“传承、植入、培育”的策略,注重项目策划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创新四:将历史建筑管制规则纳入乡村地区法定规划,提升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文化传承水平。


四、结语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规划引导,武坊村走出自己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实现房子有人住、土地有人种、产业有人做、消费有人来!让古村升腾起新的“烟火气”!